大玉米豆帶狀復合種植是穩糧增油的重大技術,是解決糧油爭地的重要舉措。為指導做好該模式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推進玉米和大豆兼容發展、協調發展,特制定本技術。
一、防治思路
????以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模式為主線,以間(套)作期兩種作物主要病蟲害協調防控為重點,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用藥等防控措施,實施病蟲害全程綜合防治,切實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蟲危害損失。
二、防治重點
(一)玉米:紋枯病、大(小)斑病、銹病、莖基腐病,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粘蟲、蚜蟲、地下害蟲等。
(二)大豆:根腐病、銹病、葉斑病,豆莢螟、豆天蛾、斜紋夜蛾等;
三、防治方法
(一)拌種處理
1.大豆:防治根腐病,每10公斤種子可用62.5克每/升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30-40毫升、或用11%氟環·咯·精甲種子懸浮劑加水50-100毫升混合均勻,調成藥漿,在將大豆種子與藥漿充分攪拌,使藥漿均勻分布到種子表面,晾干后播種。
2.玉米:盡量選用包衣種,也可進行二次包衣,彌補原種子處理配方不足。
(1)防治莖基腐病:每10公斤種子可用35克/升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10-15毫升加水90-135毫升、或4%精甲·咯菌腈種子處理懸浮劑10-15毫升加水100-200毫升、或18%噻靈·咯·精甲種子懸浮劑10-20毫升加水80-200毫升,混合均勻,調成藥漿,進行拌種。
(2)防治絲黑穗病:每10公斤種子可用22.4%氟唑菌苯胺種子處理懸浮劑20-3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或60克/升戊唑醇種子處理懸浮劑10-2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混合均勻,調成藥漿,進行拌種。
(3)防治小地老虎、蠐螬、草地貪夜蛾:每10公斤種子可用40%溴?!む缦x嗪種子處理懸浮劑30-60毫升加水80-200毫升、或50%氯蟲苯甲酰胺種子處理懸浮劑 38-53毫升加水80-200毫升、或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60毫升加水200毫升,混合均勻,調成藥漿,進行拌種。
(二)科學除草
1.赤水河流域:嚴格執行《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禁止使用除草劑,全面人工除草、機械除草。
2.非赤水河流域:優先選擇地膜覆蓋控草、機械除草、人工除草等非化除措施。根據大豆、玉米播期和種植實際,科學選擇安全性好的除草劑,針對性采用芽前封閉除草或苗后定向除草。
(三)物理防蟲
1.秸稈處理、深耕滅茬:采取秸稈粉碎還田、深耕土壤、播前滅茬,壓低蟲源基數。
2.成蟲誘殺:在害蟲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害蟲性誘捕器)誘殺大豆、玉米鱗翅目害蟲。
(四)安全用藥
1.大豆
(1)根腐病:選用寧南霉素、甲霜·噁霉靈、噻霉酮等灌根或噴淋莖基部。
(2)銹病、葉斑病:選用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吡醚·氟環唑、代森錳鋅等噴霧防治。
(3)豆莢螟、豆天蛾、斜紋夜蛾:選用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或選用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等酰胺類、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等殺蟲劑噴霧防治。
2.玉米
(1)紋枯病:發病初期剝除莖基部發病葉鞘,噴施井岡霉素、菌核凈、烯唑醇等藥劑噴霧防治。
(2)大小斑病:田間病株率達70%以上,病葉率達20%時進行防治,選用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烯唑醇、肟菌·戊唑醇、丙環·嘧菌酯等藥劑噴霧防治。
(3)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粘蟲:針對鮮食玉米或低密度蟲口區域,可選用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短穩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對蟲口密度高、集中連片發生區域,實施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可選用四氯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等藥劑噴霧防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