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祥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茶葉品牌保護,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建議收悉。感謝您對我市茶產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F就建議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一、嚴格品牌管理,合理使用標準。近年來遵義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在品牌建設中取得很好地效果,其中“遵義紅”、“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等公用品牌,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在公用品牌管理制度不完善,如“遵義紅”“湄潭翠牙”、“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本身就是地方標準,理論上將在特定區域內按本標準生產的就是該類標準名稱茶,實踐中企業常常將標準和品牌混淆使用,如在沒有湄潭縣茶葉協會的授權下就有些企業使用“遵義紅”品牌,沒有嚴格按照《“遵義紅”紅茶加工規程》執行等,極大地影響了“遵義紅”品牌地聲譽。
為此,市政府為了全市茶產業發展需求,決定將“遵義紅”“遵義綠”納入市級層面管理,下步將以“遵義紅”、“遵義綠”兩大公用品牌以及“遵義大樹茶”對外宣傳推介遵義茶產業,嚴格貫標使用,這必將對茶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規范標準嚴格執行。嚴格執行“遵義紅”、“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遵義綠”品牌準入制度和退出機制,規范加工規程、適制茶樹品種等,并對授權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大戶)的執行情況會同當地業務部門強化檢查力度,對授權單位從茶園管理、茶青采摘、茶葉加工、質量安全到包裝銷售實行可追溯制度,源頭上讓授權單位按標生產自覺維護遵義茶葉品牌形象。
三、繼續加大“三品一標”的技術培訓。截止今年6月,全市標準化認證茶園面積125.22萬畝,其中無公害茶園114.25萬畝,綠色食品茶園0.9萬畝,有機茶園10.075萬畝,另外雨林聯盟認證0.79萬畝,今年預計新增無公害茶園認證面積40萬畝,雨林聯盟認證1.5萬畝。全市開展了各種技術培訓1300期數,培訓人員9.1萬人次。下半年,聯合利華對口幫扶項目將對遵義茶產業進行兩期標準化技術培訓,茶產業方面的技術培訓將常態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不斷提高茶園管理、加工水平及營銷能力,增強質量安全及品牌意識。
四、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部門協調尤為關鍵。雖然湄潭縣、鳳岡縣、正安縣等制定了相應的地理標志使用相關政策。但是在外省推廣中,按國家工商總局和質監總局關于商標使用及品牌使用及“五統一”的相關規定,企業往往更多使用地方標準作為產品名稱回避品牌推廣中的技術問題,避免成為假冒偽劣查處對象,這也是目前量的推廣上去了,品牌品質下降的根本原因,兩種不同思路的企業推廣模式也導致核心茶葉企業在高端品牌推廣上的躊躇不前。下一步,應著手解決地理標志產品又是公共品牌在推廣過程中的技術障礙和部門保護主義,只有首先提高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的自身品質,同時各部門配套出臺無技術障礙品牌推廣措施,才能真正發揮我市“遵義紅”、“遵義綠”、“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遵義綠”等品牌的走出去戰略效益。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我市茶產業工作提出的寶貴建議。希望今后您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我市茶產業工作,共同為遵義茶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