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書德、孫德禮委員:
您們提出的《關于監管農資投入品質、確保茶葉質量安全的建議》收悉。感謝您們對我市茶產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F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遵義茶產業是我市傳統優勢產業,同時也是富民產業、綠色產業,對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市在推進茶產業發展的同時,始終把茶葉質量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安全責任制,強化農業部門的監督管理,將茶葉質量安全工作納入考核體系。市縣兩級茶葉部門都明確專人負責茶葉質量安全工作,市農業農安科、農業執法支隊和農產品檢測中心則加強配合協調,加強茶葉質量安全執法監管,深入開展茶青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督導巡查,堅持源頭控制,加強產地環境管理,嚴格控肥控藥,推進減量化綠色生產。督促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合理用藥、科學施肥,開展經常性的生產規范性督導巡查,切實落實禁限用農藥規定和休藥間隔期、生產檔案記錄等制度,提升茶葉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在標準化建設方面,近幾年來,已經完成“湄潭翠芽”、遵義紅”“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余慶小葉苦丁茶”公用品牌的標準修訂工作,制訂了“遵義綠”社團標準,明年將升級“遵義綠”為地方標準。通過新標準貫徹實施,提升和保障了遵義茶的質量和品質。繼續推廣實施《貴州省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方案》及《貴州省茶園用農藥規范化專營店(專柜)實施方案》,在茶區全面推廣“生態控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安全化學防治”集成優化的綠色防控技術,全市已建成茶園專用物資配送中心1個(湄潭縣),茶園用農藥規范化專營店(專柜)53個,茶園綠色防控示范面積進一步擴大。積極開展無公害茶園產地申報認定工作,全市有無公害茶園產地認定面積112.45萬畝。 在體制機構、人員、資金、獎勵政策方面,市、縣、鄉都成立了相應的機構、配備了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茶葉也包含其中,市級和大部分縣都把農安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保障了工作的正常開展,市級支持企業申報綠色和地標產品,申報一個獎勵5萬元。由于加強以農藥、化肥為主的茶園用投入品監管,近幾年來從沒出現過茶葉質量安全事故,在國家和省級茶葉農殘抽檢合格率都達到100%。
盡管茶葉質量安全工作在茶葉產業發展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遵義優質茶葉產品從省內走向省外,走向國處。面對日本、歐盟等嚴格的農殘檢測標準,我們的茶葉要走出國門,僅僅達到國標是遠遠不夠的。雖然貴州省為打造貴州干凈茶品牌,把茶園禁限用農藥從國家規定的55種上升到了118種,但面對歐盟的400多項檢測項目,仍然還有較大差距。況且從行政執法的角度,貴州省新增加的禁限用農藥,農業執法是沒有依據的,只能依靠行業自律執行。對農藥備案制的問題,鳳岡縣已經運行多年,效果較好,但從農藥管理的角度,也是無法可依,推廣難度大。面對這一現狀,為使茶葉質量安全工作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加大市場管理的力度,履行監管職責。2017年6月1日,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對農藥的生產、經營、使用都有了明確的規范。一是對農藥生產廠家的農藥,全面實行手機二維碼追溯制度,從源頭上解決了農藥的質量安全問題;二是對農藥經營者實施許可證制度,這一工作我市將在2018年8月1日全面完成,過期沒取得農藥經營許可證者,一律不得經營農藥;三是完善了農藥使用者的法律責任。對違反規定的農藥使用者為農產品生產企業、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農藥使用者為個人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通過廣泛宣傳、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加大市場管理力度,確保茶園用藥安全。
二、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強化茶葉生產者對茶葉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農戶分散經營,茶青進入交易市場進入加工廠是茶葉質量安全監管的難點,現階段除加強抽檢,監管外,要根本解決茶青原料安全,必須創新生產經營模式,結束小規模農戶分散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或統一管理、合作經營等形式,產業化對接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一定范圍內實現“基地+企業+農戶”生產經營模式。
三、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增加科技支撐。加大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及廣大茶農的技術培訓,規范生產技術標準、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嚴格按照要求使用茶園投入品。在茶園病蟲害防治方面,繼續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加強預測預報,篩選更加安全有效的農藥使用。在茶青檢測方面,通過培訓提高速測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增加檢測設備和檢測項目,做到檢測快速、準確,增大抽檢頻次,力保茶青的質量安全。
四、以“三品一標”和創建雨林聯盟認證基地為抓手,搞好茶葉的標準化生產。全市現通過無公害茶園認定的面積達到112.45萬畝。但產品認證相對較少,下步將加大無公害茶葉產品認證、加強對無公害茶葉的日常監管工作,建立有效的產品追溯體系以,提高遵義茶葉的產品認可度和知名度。響應省委、省政府推動貴州綠色農產品“泉涌”工程,鼓勵支持茶葉企業申報綠色農產品,在有條件的縣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建設”工作,提升茶葉品質。根據遵義市政府和聯合利華合作協議,至2020年,聯合利華將協助遵義建成10萬畝雨林聯盟認證基地,達到聯合利華采購要求。雨林聯盟是一個國際認證組織,旨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在茶葉基地上體現在茶葉生態環境建議、標準化管護、加工上規范化操作、員工培訓、產品達到歐盟標準等諸方面,這就是我們遵義茶產業奮斗的目標。
五、建立茶葉質量安全生產誠信體系。要通過茶葉生產企業和茶農的誠信體系建設,形成獎罰機制,讓信用好的企業和茶農有好的收益,信用差的茶農茶青無處可賣,信用差的茶葉企業關停淘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