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總結
(一)加強學習,增強素質,工作能力和作風得到提升
全站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關于重大會議、文件和領導講話精神,以市農委政治理論學習和“解放思想敢擔當·真抓實干有作為”教育活動為載體,講政治顧大局,甘于吃苦奉獻、勇于頂位補缺,團結作為、務實作為,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標任務。
(二)、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監測與防控
1、開展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監測預報,為科學防治提供依據。
全市共發布作物病蟲草鼠害情報144期,重大病蟲周報663期,農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報表1275期,測報準確率達85%以上。
2、開展主要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工作,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全市主要農作物病蟲草鼠害共發生703.34萬畝次,防治484.04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68.92%。其中水稻重大病蟲害發生388.58萬畝次,防治面積285.63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73.51%;小麥病蟲害發生10.65萬畝次,防治面積10.8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101.41%;馬鈴薯重大病蟲發生105.54萬畝次,防治面積81.86萬畝次,防治面積占發生面積的77.56%。
(三)、植物檢疫
1、貫徹執行《植物檢疫條例》,做好植物檢疫
各縣共開具調運檢疫證書6643份,實施調運檢疫6643批次,其中:種子調運3520批次、 652.38萬公斤;調運苗木39批次、1306.9萬株,調運植物及植物產品1792批次,8288.93萬公斤。簽發產地檢疫證書15份,實施產地檢疫8814.45畝。
2、扎實開展檢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監測防控
全市農業檢疫性有害生物有稻水象甲、菜豆象和紅火蟻。設稻水象甲疫情監測點161個,累計普查面積達229.4萬畝,普查覆蓋面達95%,其中疫情發生縣達100%。發生地區有播州區等7縣區28個鄉鎮63個村,疫情發生面積1.94萬畝,共防治9.27萬畝次,設立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示范點7個,防控示范面積4620畝,示范點加權平均損失率最高為6.9%,低于全省稻水象甲疫情一般損失率(為20%)。
累計普查豆類67.4萬公斤,發現菜豆象染疫菜豆5359公斤,處置5359公斤,處置率達100%。
累計開展紅火蟻普查231個鄉鎮1632個村(社區),其中檢查苗圃(苗木繁育場)981個10096畝。目前未在農田、荒地發現,僅在仁懷的公路綠化帶和公園普查到紅火蟻,疫情面積120畝,防控120畝,防控率100%,防治效果達70%以上。
(四)、農藥管理工作
開展農藥市場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進一步規范農藥市場,保證農民利益,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五)宣傳培訓工作
全年通過專題培訓、以會代訓、現場培訓、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植保植檢知識和法律法規,張貼宣傳橫幅143幅、發放宣傳資料164590份(冊),培訓人員12100人次。
二、亮點及重點工作
(一)開展一個推廣
將推廣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相融合技術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將農藥減量控害目標有機結合,示范項目涉及水稻、高粱、茶葉、蔬菜、中藥材等,總投資1038萬元,實際完成示范面積129.37萬畝,完成計劃的104.16%,核心示范面積13.69萬畝,完成計劃的105.71%。輻射帶動面積525.5萬畝,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4.48%,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36%,農藥利用率達40%。
市站實施稻水象甲疫情監測防控示范項目1個,組織縣市區定點和流動監測,并在習水縣寨壩鎮上壩村設立市級綜合防控示范面積1055畝,其中核心示范面積525畝,防控效果達90%以上。通過田間實割測產,示范區平均單產512.7公斤,與未發生區近三年水稻平均單產(530.1公斤)對照,損失率為 1.03%,共挽回損失10.29萬公斤,挽回總產值20.58萬元。
(二)舉辦兩個會議
8月22日,“中國農業航空貴州行——山地高效農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論壇”在播州區成功舉辦,向來前來參會的全國農業航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貴州省植保學會會員展示了水稻綠色防控的新技術新方法。
9月20至21日,舉辦遵義市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控技術培訓會暨全國植物檢疫宣傳月主題日遵義市活動,組織各縣市區植保人員參加監測與防控技術專題培訓,提高了整體業務能力。
(三)開展三項監管督查
1、種子市場植物檢疫行政執法專項檢查
共抽調人員160人次開展以“兩雜”良種調運檢疫為主的種子市場執法檢查,檢查種子經營企業及其經營網點1401個,檢查水稻種子156萬公斤,玉米種子235萬公斤,檢查苗木數量811.46萬株,對于檢查發現的檢疫證書不規范、未隨貨同行等,采取現場處罰、批評教育、限期整改等方式處理。
2、農藥監管檢查
將農藥監管納入日常工作,全年開展農藥監管檢查活動78次,其中包括持證經營、百草枯監督管理、農資打假專項行動3次。共檢查農藥經營門店3000個次,完成農藥標簽抽檢350個,農藥抽樣30個,送檢23個,檢測合格率為100%。重點宣傳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推進農藥經營許可工作,全市限制使用農藥經營點總量控制在237個。受理農藥經營許可申請1238家,經過實地核查后發放許可證1013張,限時辦結率100%。
3、項目監管
全市病蟲草鼠防控項目總投資1038萬元,認真做好全市各縣市區的項目監管,以市農委的名義下發了示范技術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嚴格督導,開展臨田測產,組織完成項目總結和績效考核。
三、2019年重點工作計劃
1、完善測報網絡,加強對主要病蟲的監測。
加強對各測報網點的規范化管理,實施重大病蟲草鼠害田間發生動態監測。及時發布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準確率力爭達85%以上。
2、加強農作物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辦好市、縣兩級示范點,開展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治,達到控害,保產、生態、安全的目的。
3、大力推廣應用綠色控害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和環境安全。
積極推廣辣椒、茶葉、中藥材等產業的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充分發揮現有綠色防控設施設備的控害作用,以釋放天敵、生物農藥等進行生物防治,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精準、高效、超低量的藥械進行化學防治,實現農藥減量控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覆蓋率力爭達到36%以上,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
4、突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與防控,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做好植物重大疫情的普查、監測與防控工作,阻截其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做到早發現、早阻截、早撲滅,保障全市的農業生產安全。
5、加強農藥市場監管力度,規范農藥市場經營行為。
嚴格按照國家、省、市農藥經營管理工作要求,認真做好農藥經營許可督導檢查工作、農藥質量抽檢和標簽抽查工作。
6、完成市農委、省植保站以及上級領導、委辦公室、兄弟科站交辦、委托的其他任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